文/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杨平平
【摘要】如何与发明人高效沟通是专利代理中的重要任务,本文对此总结了“有序地提问”“充分地提问”“针对性地提问”“启发性地提问”“清楚明确地提问”“自信大胆地提问”“高情商地提问”这七个方法,并针对专利代理师需要与发明人确认的问题进行了梳理、分类和总结。
【关键词】与发明人沟通、交底书阅读、方案挖掘
在从事专利代理工作中,笔者有一个信奉的座右铭:没有和发明人充分沟通获得的专利申请文件,不是好的专利申请文件【1】。因为,发明人作为提供技术信息的资源,就像一座蕴藏技术信息的金矿一样,我们的沟通过程,就像在挖金矿,挖的深,挖得多,挖得狠,将有价值的技术信息里里外外挖个山穷水尽,专利申请文件的含金量自然也就越高。
既然对于输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而言,与发明人充分沟通如此重要,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与发明人充分沟通呢?
笔者认为,与发明人充分沟通=有效提问。因为,提问是我们从对方挖掘信息最直接的渠道。那么,究竟如何做才能实现向发明人有效提问呢?笔者认为,通过做到以下七点,即可实现有效提问。
一、有序地提问
笔者建议,在与发明人沟通过程中,按照技术问题→发明构思→实施细节→扩展方案这样的顺序,依次提问【2】。
具体地,首先针对技术问题本身提问,做到理解技术问题的确切含义以及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;然后,针对发明构思提问,做到理解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和发明点的大概所在;再后,针对实施细节提问,做到理解发明点的具体技术实现;最后,针对扩展方案提问,做到确认扩增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以及是否有必要保护。
在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提问的过程中,当不清楚发明人的回答的含义时,及时插入“是什么”类型的问题,澄清当前阶段的问题后,再继续提问下一阶段的问题。
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特定顺序提问呢?让发明人自由发挥,想到什么讲什么,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方案,不是也很好吗?或者,不是先从技术问题提问,而是先从实施细节提问,把发明点的具体技术实现都搞清楚后,再回头确认下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,不是一样吗?
笔者认为,对于专利代理工作来说,让发明人自由表达方案并不是沟通的高效方式,由代理人掌控发明人的表达节奏,让发明人按照以上描述的顺序表达方案,才能做到沟通的事半功倍,理由有如下三点。
第一,从提高沟通效率的角度来看,我们与发明人沟通,根本目的是获得对于撰写专利有价值的信息,从而更快地输出专利申请文件。而发明人作为非专利工作者,并不知道哪些信息对于专利撰写是有价值的,哪些信息对于专利撰写是无用的。因此,如果由发明人自由表达方案的话,发明人很可能漫无目的地输出大量无用的信息,给不出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,拉长了双方的沟通时间,影响了沟通与撰写的效率。
第二,从搞清发明构思的角度来看,沟通中的开始阶段,通常是我们大脑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。如果先从实施细节沟通,我们的注意力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偏离逻辑主线,过度地关注实施细节,从而被限制到特定的实施细节上。此时,实施细节变成了一种信息噪声,它容易误导我们产生它是必要特征的认知,干扰我们提取发明构思以及定位发明点的过程。
第三,从认知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:在倾听信息量大或者晦涩的内容时,如果倾听时没有目的,不清楚对方表达的内容对于自己的价值,就容易走神,难以专注,记不住对方说的话。那么,如果发明人在初始表达了大量的细节,会造成我们容易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些细节的重要性,而放过或者遗忘一些重要的细节。导致当我们后续提问时,很可能答案已经包含在发明人之前讲过的内容中了,发明人可能会回答“之前我已经讲过了的,为什么又重复问呢”,影响彼此的信任感,也影响了沟通效率。
基于以上的原因,无论什么类型的案件,笔者在与发明人沟通时,开口提出的第一个问题,永远会是为什么【3】。就像营销专家西蒙•斯涅克在《从为什么开始》中提出的“黄金圈法则”一样,从为什么开始,先搞清楚为什么,再搞清楚怎么做,从而循序渐进,深入透彻地理解方案。
然而,沟通是一个双方交互的过程,发明人并不一定按照我们期望的顺序,循序渐进地讲解方案。那么,如何让沟通的顺序按照以上特定的顺序进行呢?
笔者认为,在与发明人沟通时,要有hold住全场的意识,要控制发明人表达的节奏。
那么,如何控制发明人表达的节奏呢?笔者总结了一个口诀:将自己的耐心放在刀刃上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都知道,在日常人际交往中,要耐心听完对方说的话,打断对方的话语是一个沟通忌讳,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。而笔者认为,与发明人沟通中,耐心的程度也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。
当发明人讲解的内容很重要,属于发明点或者发明点相关的内容时,我们不仅要耐心听完发明人说的所有话,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,要循循善诱地提问,逐步深层地追问。当理解的速度开始跟不上发明人的表达速度时,则尽快打断发明人,坦诚地表达自己没有跟上,请求发明人重新讲解该内容,并讲解的更具体一些,直至自己理解该内容为止。针对发明点,笔者认为,我们不用害怕反复询问和请求重新讲解。与其因为害怕沟通中的一些言行举止给发明人带来不好的印象,导致自己没有当场理解方案,后续不得不多次与发明人沟通,不如在第一次沟通时,就一次性解决所有疑问,尽可能减少沟通次数。因为,节省发明人的时间,就是对发明人最好的尊重。 当发明人讲解的内容不太重要,仅是现有技术或者不重要的实施细节时,即使当下不清楚,也允许自己暂时放过。甚至,当沟通流程跑偏,比如从讨论技术问题跳转到讨论本发明,又如从讨论发明点跳转到讨论发明点无关的某个实施细节,则可以委婉的打断发明人,告知发明人自己当前需要了解哪个问题,发明人表达的内容可以待会儿再讨论,从而将讨论的方向带回到当前阶段的问题。
那在沟通中,如何判断发明人讲解的内容是否重要呢?笔者有2个解决方法。
第一,沟通前多检索,提前记录一些现有技术的关键词,从而判断发明人讲解的内容是否是发明点,避免针对属于公知常识的问题追问发明人。
第二,沟通中当场和发明人确认,他现在讲解的内容是否重要。比如,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问法:这个点与本发明的发明点有关么?这个点对于解决技术问题重要么?这个点是本发明的创新改进吗?如果发明人回答为是,则确定当前讨论的内容重要。如果发明人回答为否,则确定当前讨论的内容不重要。
二、充分地提问
笔者将需要向发明人确认的问题,总结为三种类型:为什么(why)、是什么(what)以及怎么做(how)。这三种类型的问题,用来挖掘不同方面的技术信息。如果每种类型的问题,我们都有向发明人确认到,就能够实现充分提问。
(1)细说“为什么”
所谓“为什么”类型的问题,是指从原理或作用的层面提问。笔者认为,“为什么”一类的问题,是最重要的问题。因为,一旦我们回答不上来“为什么”,写出来的技术方案实质上到底是否“能够实现”,可能是站不住脚的。并且,多提一些“为什么”,我们才能看清发明的实质,才能透彻地掌握发明构思,才能准确地定位发明点。
既然提“为什么”如此重要,那么,我们如何提有价值的为什么,又需要提哪些为什么呢?
首先,从心态的角度来看,笔者认为需要始终保持对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才能提出有价值的为什么。
笔者推荐的交底书阅读方式是,带着很多问题阅读交底书。对于发明点相关的每个步骤,笔者会扪心自问,发明人设计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?这个步骤中究竟哪个术语是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最关键的?如果不是发明人,而是他人来实现这个方案时否也会采用这个步骤?这个步骤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是什么?即使某个步骤再简单,只要它和发明点,和技术问题相关,就不会浅尝辄止,跳过它阅读,而是一边阅读,一边思考,一边记录提取的关键词和思维火花。直到确认内心的问题都有了答案,或者已经将疑问都记录在文档中,才会继续阅读下一个步骤。
其次,从问题内容的角度来看,笔者认为,在与发明人沟通中,至少需要搞清楚以下五个为什么。
A、为什么现有技术会出现这个问题?【4】
通过提出这个问题,能够从技术问题的角度出发,挖掘方案的原理。通过掌握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,我们更能透彻地理解方案的实质,理解方案为何能够解决技术问题,掌握发明构思。
B、为什么这么做能有这种效果?【5】
通过提出这个问题,第一,能从效果的角度出发挖掘原理,使得我们根据技术特征撰写有益效果时,能够写出严谨、准确的分析推导过程。第二,从发明人的回答中,有可能找到应该描述而漏写的技术要素,从而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交底书中对发明点描述不充分的地方。
C、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要用这个技术?【6】
通过提出这个问题,能从问题的角度出发,挖掘出特定技术手段在本方案的作用,而搞清楚某种技术手段的作用,对于我们分析方案大有裨益。第一,由于发明人理解的“必要”与专利层面中的“必要”通常存在分歧,通过分析技术手段在本方案的作用,才能识别出这种技术手段是否真的必要,从而得到一双能看清必特的火眼金睛;第二,获知一个技术手段的作用后,能启发我们想到实现该作用的其他替代手段,从而不局限于交底书的方案,获得更多扩展方案。
D、为什么要用这些特征才能得到这个效果?【7】
通过提出这个问题,能挖掘出效果究竟是哪个技术手段带来的,并明确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的区别,从而确定撰写独权时应当写入的特征。
E、为什么要限定在这个场景?【8】
通过提出这个问题,第一,能帮助我们搞清楚技术问题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产生的,从而想到存在同样问题的其他场景,进而扩展出方案适用的更多场景,而不会局限在交底书中的场景。第二,能帮助我们搞清楚方案在特定场景下的效果,通过在申请文件中结合场景描述效果,从而成为答复创造性审查意见时的武器。
(2)细说“是什么”
所谓“是什么”类问题,是指从术语概念的层面提问。针对发明人描述发明点的每个术语,我们既需要搞清楚术语本身的含义是什么,也需要搞清楚术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。
然而,描述发明点的术语可能有很多,究竟哪些术语,我们有必要向发明人询问“是什么”呢?笔者将需要与发明人确认的术语总结为三种类型:自造词、比较性形容词和多义词。
所谓自造词,是指自定义的术语,这种术语在本领域中没有通常的解释。或者,虽然本领域有这种术语通常的解释,但通常的解释和它在本方案中的含义不一致。
所谓比较性形容词,是指描述一个对象相较于另一个同类对象而言所具有的性质的词汇,例如“厚”“高”“强”“相似”“匹配”等。
所谓多义词 ,是指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。
以上三种术语,要么压根不存在解释,要么存在多种解释,也就是说,在本领域中没有一个唯一确定的解释,使得不同人对术语的理解产生分歧,导致不同人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不同的认识,造成权利要求容易出现不清楚的问题。
特别的,这三种术语中,笔者认为最需要警惕的是比较性形容词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针对自造词而言,由于自造词属于发明人原创的词汇,发明人通常自己能意识到这个词需要解释,将这个词的解释体现在交底书中,而我们在撰写时无论是否意识到自造词的不清楚,通过将交底书的全部信息体现在申请文件中,在发现问题时可能还有机会补救。
针对多义词而言,结合上下文并站位本领域人员的视角,可能也有机会补救。
针对比较性形容词而言,因为专利中对形容词的含义是否清楚的判断尺度远高于日常生活,导致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,发明人认为这个形容词是清楚的,所以在交底书没有提供这个形容词的解释,但从专利角度来看这个形容词其实是不清楚的,而刚入行的专利代理师通常对形容词的清楚性的敏感度不是太高,也很难意识到这类词汇的不清楚,导致不清楚的问题非常隐蔽,而一旦出现问题,就很难补救。例如,“防电磁污染服”一案中,由于权要中“导磁率高”这一术语的不清楚,导致无法进行侵权比对;又如,博通VS高通一案中“不同(different)”这一术语的争议,导致引起8.91亿美元的赔偿。
以上列举了笔者认为需要重点询问“是什么”的术语。笔者在实务中发现,其实提“是什么”,也有一定的难点。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,很可能发明人不清楚如何解答才能做到满足专利层面的清楚,导致反馈的答案不够清晰,造成无效沟通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提问,才能让发明人有效回答“是什么”呢?笔者总结了以下提问方式。
针对自造词,笔者的提问方式包括以下四种方式。
第一,向发明人询问术语的功能。笔者会和发明人讨论这个术语是用来干什么的,从作用的角度对这个术语用一句话进行解释,比如,术语X用于指示Y,然后请发明人确认这样解释是否准确。
第二,请求发明人给出术语的多种具体示例,通过举例来解释自定义术语。
第三,如果发明人难以用文字描述术语的含义,则请求发明人绘制一个简笔画,由发明人通过简笔画讲解他想表达的含义,然后笔者再通过文字对这个术语进行描述和解释,然后请发明人确认这样解释是否准确。
第四,向发明人询问标准文档(如3GPP、RFC)或者维基百科中,有没有与这个术语含义相同的标准用词, 然后采用标准或者维基百科中的用词替换自造词。
针对比较性形容词,笔者的提问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。
第一,借用量化标准提问。
笔者会询问发明人,有没有什么量化的标准能够评估这个形容词代表的性质?然后在撰写中,结合评估标准,以定量的方式澄清形容词的含义。
例如,针对“复杂的算法”,笔者会这样询问发明人:如何定义算法的“复杂”?是通过执行算法的时间,还是通过算法中步骤的数量,还是通过算法中输入参数的数量?例如发明人告诉我们,通过执行算法的时间是否大于阈值来评价算法的“复杂”,则在撰写中将“复杂的算法”描述为执行时间大于阈值的算法。
又如,针对“实时获取数据”,笔者会这样询问发明人:如何定义“实时”,获取数据的时间点与下一个步骤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小于多少时,可以定义为“实时获取”?
再如,针对“厚的面板”,笔者会询问发明人,面板的厚度大于多少时,本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?
第二,借用参考对象提问。
笔者会询问发明人,有没有什么参考对象能够描述这个形容词代表的性质?然后在撰写中,结合参考对象来澄清形容词的含义。
例如,针对“设备在当前时间执行了步骤A”中的“当前”,笔者会询问发明人,“当前”是以本方案中哪个步骤的执行时间点作为参考时间点呢?如果发明人告诉我们,这里的“当前”是想表达之前说过的步骤B的执行时间点,则在撰写中将这句话描述为“在步骤B的执行时间点,设备执行了步骤A”
第三,从区别的角度提问。
笔者会询问发明人,为什么采用这个形容词来解释这个术语,带这个形容词的术语与不带这个形容词的术语之间的区别是什么,然后在撰写中,从区别的角度澄清形容词的含义。
例如,针对“智能设备A”,笔者会询问发明人,“智能设备A”与“非智能设备”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?如果发明人告诉我们,这里的“智能”是表达设备A中设置了处理器B,则在撰写中,将“智能设备A”描述为设有处理器B的设备A。
针对具有多种含义的术语,笔者会将术语的所有含义,以ABC这样的选项的形式提供给发明人,让发明人回答采用哪种解释,让发明人只需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,从而节省发明人思考的时间。
另外,除了上面讲的三类术语概念之外,当交底书通过公式中的参数、图片的颜色、线条的形状、代码等非自然语言的形式来描述发明点时,笔者会将它们标注出来,逐个向发明人询问,它们的含义究竟“是什么”。
以上列举了笔者总结的“是什么”。通过多提“是什么”,能避免术语概念的歧义导致权要面临A26.4中不清楚的问题;并且,能帮助我们发现术语概念本身包含的限定,避免术语概念太过狭义导致保护范围被不合理地限缩;通过针对术语之间的关系多问“是什么”,使得不同术语概念通过逻辑的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,进而做到技术方案整体逻辑清楚。
(3)细说“怎么做”
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不断发展,交底书的质量不断提升,大部分的技术交底书不会出现纯功能性的描述,因此笔者这里说的“怎么做”是指针对实施细节层面提问,澄清技术细节不清楚的问题,通常不涉及核心。
笔者在实务中,一般会在步骤之间出现数据流断层时询问“怎么做”。比如,当交底书中在先步骤中提到,获取某个数据,但后续再没有提到这个数据时,会向发明人询问,具体怎么使用这个数据,并讨论这个数据和解决技术问题之间的关系。
三、针对性地提问
在以上讨论的“充分提问 ”中,讲了很多要和发明人确认的问题。那是不是代表着,代理师要和发明人提问大量的问题,要针对交底书中每个细节都按照上面的提问思路,向发明人问一个遍呢?
笔者认为,非也。
因为,专利层面的充分提问与日常人际交往的充分提问,这两种场景下的“充分”的含义是不一样的。
在日常人际交往的沟通过程中,充分提问通常是指,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,要倾听他人的全部内容,针对他人讲述的所有细节提问,从而顺畅持续地开展对话,做到关怀他人,充分地理解他人。
区别在于,专利层面的充分提问,是有针对性的,是有侧重的,我们要针对发明点以及发明点相关的内容充分提问,而不是针对方案的所有细节提问。笔者认为,针对发明点无关的细节,笔可以无需提问。甚至,针对明显属于现有技术的特征,笔者认为在与发明人沟通时需要避免提问。
那,为什么说与发明人提问时,要针对性的提问,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提问呢?
从法理的角度来看,笔者说的“充分”提问,与专利法第26条第3款中公开不充分中的“充分”,是一脉相承,含义一致的。法中针对公开是否充分的判断,是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视角来看的。也就是说,默认读者已经清楚属于现有技术的内容。因此,即使我们对方案中属于现有技术的内容不太理解,但只要对发明点的内容理解充分,就不会导致撰写的申请文件出现公开不充分的问题。
从撰写申请文件的角度来看,即使我们问清楚了所有细节,对于属于现有技术的细节,如果体现在权要中,那么由于它不能提升创造性,可能是一条没有用的权要,浪费了申请人的申请费用;如果体现在说明书中,由于比较公知,比较现有的内容也占据了一定篇幅,可能导致内容冗长,重点不够突出,无法做到言简意赅(即只记载与发明相关的内容),增加审查员和公众理解发明的难度【9】。
从沟通时间的角度来看,针对方案的提问没有针对性,事无巨细地都提问,也会导致我们与发明人的沟通时间过长。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,双方沟通的时间成本投入过多,似乎也是一种浪费。
四、启发性地提问
所谓启发性地提问,是指从扩展方案的层面提问,提出一些启发发明人的问题,从而引导发明人扩展出更多的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,帮助我们输出充实的申请文件。
笔者在实践中发现,针对扩展方案提问时,容易出现一个问题。发明人无法给出有效答案,甚至给出错误的答案。例如,当通过分析方案,发现某个步骤和其他步骤之间没有必要的逻辑关系,这个步骤可能并不是一个必要的特征时,如果提问时,仅是询问:这个步骤是必要的么?能否扩展出一个不执行这个步骤的方案?发明人的答复通常都会是,必须要执行这个步骤呀,不可能省略这个步骤,从而给出错误答案。
笔者认为,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2个。第一,发明人在提供方案时,通常具体实施例已经在发明人的脑海中固化成型了。如果我们不充分提示发明人,让发明人看到具体的、新的可能性,发明人通常都会局限在已有实施例的框架内,导致难以重新正确地思考。第二,我们的提示工作没做到位。
笔者认为,在针对扩展方案与发明人沟通时,我们的提示工作是比较重要的。通过充分地提示,多给发明人扩展的线索,多给发明人思考的方向,同时提示发明人扩展的重要性,发明人才能更有效地扩展方案。
例如,在向发明人确认某个步骤是否必要时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沟通:首先,会详细描述不包括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案。之后,会告知发明人,如果描述本方案必须包含该步骤,而他人采用笔者讲解的简化版方案,就不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,从而帮助发明人打破固有思路,给出正确答案。
又如,在引导发明人扩展应用场景时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沟通:首先,根据检索或者经验,思考交底书当前给出的应用场景A类似的应用场景B。然后,根据应用场景B与应用场景A之间的区别,思考技术方案中哪些要素需要变化,这些变化的要素是否会关联到其他要素,变化后的方案还是否可行。然后,在与发明人沟通中,将思考成果告知发明人,从而帮助发明人扩展方案。
以笔者比较熟悉的IP数据通信领域为例,例如交底书中的发明点是,某种特定检测功能的实现方式,给出的应用场景是集中式场景,由各个网络设备分别将信息通过BGP-LS报文上报给控制器,控制器根据来自各个网络设备的信息,实现这种检测功能。笔者会思考,如果应用场景是分布式场景,由网络设备实现检测功能,是否也具有技术可行性呢?然后,思考这两种场景下需要变化之处在于负责检测的执行主体,而一旦负责检测的执行主体发生变化,则收集检测所需信息的通信流程就也需要变化,通信协议的类型也需要发生变化,携带信息的报文格式也需要变化。比如,变化后的方案是,从尾节点(转发路径最后一个网络设备)开始,通过控制面协议,逐跳向上游通告检测的信息,使得头节点(转发路径第一个网络设备)收集检测所需信息,从而实现检测功能。或者,从头节点开始,在数据报文中插入检测所需的信息,并通过转发数据报文的流程,将检测信息带到每一跳节点,使得每一跳节点进行检测。然后,带着这两种具有基本雏形的方案与发明人沟通。这样,发明人只需在雏形的方案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和给出具体的实施细节即可,而无需凭空设想其他应用场景,从而实现更有效地扩展。
以上列举了一些启发性地提问方式。笔者发现,在与发明人沟通时,即使提出的问题很多,但如果这些问题都是有价值的问题,能激发发明人思考的问题,发明人其实通常并不会不耐烦,反而产生兴趣,乐意配合专利工作。一个比较成功的沟通结束后,虽然和发明人沟通的时间很长,而发明人反而会表示感谢,甚至说“你对我方案的理解,比我自己还要深刻”,达到这一成果的诀窍可能就在于,提问提的巧。
五、清楚明确地提问
笔者认为,要想让发明人给出清楚的答案,我们的问题也需要做到清楚。如果我们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都没有表达清楚的话,又怎么能要求发明人按照我们的需求反馈材料呢?因此,笔者建议的一个方法是,在提问之前,先组织好描述问题的语言,并判断自己的问题是否清晰,是否会导致提问后发明人并不清楚需要反馈什么样的材料,整理好问题再进行提问。此外,如果采用某一种提问方式无法得到清楚的答案,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相同的问题,直到获得所需的技术信息为止。
六、自信大胆地提问
在与发明人沟通的过程中,特别是与强势或者大牛级发明人沟通时,由于对方是本领域的技术专家,我们有时候不免害怕,不免怯懦,担心自己提出了一个浅显的问题,给对方留下自己很无知的印象。
针对心态问题的处理,笔者总结了一个解决方法: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。
例如,在沟通中,可以在心里默念两个事情。
第一,术业有专攻,就像我们不知道发明人方案中一些概念一样,发明人也不知道“独立权利要求”“缺必特”“不支持”“修改超范围”这些专利领域的业内通用术语。对方是技术专家,我是专利专家,专家对专家,互相切磋而已,没有什么丢人的。
第二,我们和发明人的目标是一样的,都是希望能尽快获得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,既然双方的目标是一样的,就能实现互相理解。通过给自己这些积极心理暗示,从而保持自信。
七、高情商地提问
与发明人沟通属于人际沟通的一种,有个性,也有属于人际沟通的共性。其个性在于,沟通的目的明确,是为了从对方套取技术信息。其共性在于,人际沟通中的一些技巧,在与发明人沟通时,也是适用的。例如,当需要表达质疑时,多说事实,少说主观评价。又如,当需要提意见时,如果用否定句表达,很容易激怒对方,从关心对方利益的角度表达意见,更容易让对方将意见听到心坎里。再有,避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评价。
针对质疑、否定等容易引起争执的场景,笔者总结了一个沟通模板:客观描述事实+基于该事实分析对他人利益造成的后果+给出建议以避免该后果。这个模板中,由于说的是事实,且从对方利益的角度出发表达,能让对方心平气和地听取建议。
下面举一个具体的场景,来描述如何应用这个沟通模板的。
比如,在针对一个与现有技术很相似的方案,与发明人沟通时,代理师很可能一个不小心,就脱口而出:“我觉得您的方案没有创造性”或“我觉得您的方案很容易想到”。
我相信,全世界所有的发明人听到这句话,都会生气。遇到脾气不太好的发明人,这句话甚至可能变成一个导火索,当场陷入争执。
为什么呢?我们来分析下,上面的这句话犯了什么沟通忌讳。
第一,我们都知道,创造性或者说是否容易想到的判断,本身就带有主观性,再“我觉得”这种主观词汇,让这句话变成了单纯的主观评价。说出这句话,相当于把问题抛给对方,还没给解决方案,让发明人觉得,你站在他的对立面,你是他的敌人,而不是在为他服务。
第二,“没有”创造性属于绝对化的否定评价,相当于彻底否定了对方的劳动成果。
那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怎么样呢?笔者认为,下面这种表达方式【10】情商很高,并很有效:
“我这边检索到了一篇对比文件,这个对比文件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案。交底书中方案目前与这个对比文件有些相似,所以审查员可能提出创造性有问题。因此需要您澄清下交底书方案与现有方案的区别究竟是什么,我会在撰写时突出下区别之处,帮助您的方案授权。”
通常我们这么说后,发明人会比较乐意配合补充材料。为什么同样的话,换了个说法,就有奇效呢?我们来分析下这个表达方式的奥义。
“我这边检索到了一篇对比文件,这个对比文件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案。”【事实描述,且点出自己为对方做出的努力,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用心】
“交底书中方案目前与这个对比文件有些相似,所以审查员可能提出创造性有问题。”【第一,基于事实分析,做到客观;第二,点出对他人利益造成的后果,所以能引起对方重视;第三,不是说“我”,而是“审查员”,将否定语句的主语换成了权威第三方,增加说服力,也避免自己成为引起冲突的靶子;第四,不是“没有创造性”,而是“创造性有问题”,减轻了否定的程度】
“因此需要您澄清下交底书方案与现有方案的区别究竟是什么。”【提出具体需求,让对方知道如何去做】
“我会在撰写时突出下区别之处,帮助您的方案授权。”【给出可行的建议 ,且表达出关心对方利益】
以上总结了笔者与发明人沟通的经验。为了保证提问的不遗漏,并提高提问的效率,笔者将上面介绍的所有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模板化,得到了一份问题清单模板。在处理每个案子时,都会强迫自己按照预先设定的问题清单模板,列出个案需要澄清的问题,从而避免自己该问的没问到,以及问了不该问的问题,规范了与发明人的沟通流程。此外,笔者会根据答复审查意见过程中审查员提出的问题,以及企业专利负责人的意见,对自己的问题清单模板不断增删改查,从而对与发明人的沟通流程不断迭代优化。
此外,本文列举的是针对电学领域案件需要和发明人沟通的基本问题,而针对机械领域的附图、化学领域的实验数据,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有必要和发明人沟通确认,而这些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。
参考资料:
【1】参见王宝筠,那彦琳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战教程:逻辑、态度、实践
【2】参见Ronald D.Slusky 发明分析与权利要求撰写
【3】遇到急案会首先向发明人确认推标、产商宣讲、对外会议、产品上线等公开日期的期限
【4】参见王宝筠,那彦琳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战教程:逻辑、态度、实践
【5】【6】【7】【8】参见郭化雨 浅谈阅读交底书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Dlw9j_gCDcciQBP73qwJA
【9】柴瑾 基于专利复审角度的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策略与实例
【10】参见郭化雨 浅议代理人和客户沟通的十全武功,笔者基于个人理解对原文有少许润色